海峡导报8月17日讯(记者石/文路/摄实习生张慧)去年10月,福州市北路两侧的行道树下建起了花坛。最近,许多市民发现,刘一北路从阜新路到古田路的花坛保护措施只是木棍和铁丝。花坛里很多植物不见了,还有很多树枝和垃圾。对此,业主单位福州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表示,这些都是行人破坏的。因为预算不足,目前没有安装护栏或带刺围栏。
昨日下午,记者来到刘一北路古田路,这里的行道树以榕树为主,树下有花坛。花坛中央插了一根木棍,拉起了两根电线。
在木棍和铁丝的保护下种植鹅掌楸。50多米长的花坛里,有的密密麻麻,有的稀稀落落,有的被踩死,有的堆着修剪过的榕树枝。
附近居民庄老师说,目前花坛缺乏打理,很多地方长着30多厘米高的杂草。“这里经常有人偷花,践踏植物。希望园林部门能有效管理他们。”
记者联系市绿化管理处,相关负责人余先生表示,目前,位于福新路与国货路交叉口的61路花坛的所有权人为福州市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,并未移交给园林部门。
随后,记者联系到福州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老师,黄老师表示,花坛是去年10月份绿化的,保修期一年,两个月后可以移交给市绿化管理处。
对于绿化带上的乱象,黄先生表示主要与行人穿越踩踏有关:“一些娱乐场所门前的花坛经常被行人踩踏。因为夏季植物成活率低,我们暂时没有补植。”黄老师说,之前设计花坛的时候,没有相关的护栏设计,所以没有专项资金。木棒铁丝的简易防护是施工投标单位自己做的。
园林专家表示,目前,城区的花坛需要科学规划。首先,植物只有种植到一定密度,才能有效防止交叉。其次,对于木棒和铁丝的保护,这种方法有一般的防穿越效果。“目前在福州市区,一些穿越严重的路段,比如白马南路,用铁丝一般防穿越效果。今年安装了统一的细刺防护网,既美观又牢固,基本杜绝了穿越。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。